<tt id="q6o84"><label id="q6o84"></label></tt>
  • <menu id="q6o84"><acronym id="q6o84"></acronym></menu>
  • <xmp id="q6o84"><menu id="q6o84"></menu>

    見證足跡

    -----溫州市石峻體育名師工作室總結


    本工作室成立于2013年11月,首批招募了學員10人,分別來自平陽、樂清、經開區、泰順、文成及市直實驗小學,另外,還吸收了3名編外學員,2014年9月成立了“實惠省錢”子工作室;工作室還聘請了特級教師夏玲玲老師、溫州市教育教學研究院體育學科研究員蔡景臺老師為本工作室專家顧問,聘請了平陽縣教研室體育教研員王青迪老師為本工作室教學研究顧問。兩年來,工作室遵照《溫州市教育局關于設立名師工作室的通知》文件精神,結合小學體育學科的特點,緊緊圍繞本工作室制定的“瞄準前沿、實踐探索、破解難題、共同發展”工作目標,有效地推動了學員的專業化發展,教學上成果疊出,科研上碩果累累,彰顯了骨干教師示范、帶頭和輻射作用,形成了頗具特色的名師工作室研修模式,擴大了名優群體效應。


    一、開班?起航─簡樸熱烈、振奮人心


    2014年4月16日天氣晴好,春光明媚,諸葛獻躍、石峻名師工作站開班儀式在平陽縣萬全鎮宋橋小學五樓會議室隆重舉行。平陽縣教師發展中心綜合科科長王青迪、萬全學區主任王旭標,宋橋小學金其滸校長,以及溫州市名師諸葛獻躍、石峻及名班主任、體育工作室的18位學員出席了開班啟動儀式。

    開班儀式由工作站站長、溫州市名班主任諸葛獻躍老師主持,首先,宋橋小學金其滸校長致辭,在簡要介紹宋橋小學的辦學歷史之后暢談了設立名師工作站的初衷,并希望名師工作室的學員們能在兩位名師的帶領下,在今后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績。然后,萬全學區王旭標主任對工作室的成立表示祝賀,同時也對工作室的工作提出了希望,勉勵學員們在團體合作中促進專業成長。緊接著是主持人代表石峻老師講話。石峻老師在介紹工作站的宗旨之后,結合自己多年成長歷程,從“?!獙I成長”與“磚—大廈建造”兩個方面闡述了青年教師成長路徑,并對學員們提出了殷殷期望。學員代表林金鑾老師也做了言辭懇切、鼓舞人心的發言。

    在簡樸的啟動儀式之后,進行了分班交流,首先,來自各縣市區的10位學員分別做了自我介紹,并暢談自己在教育教學方面的成敗及困惑,然后石峻老師較系統地介紹了工作室兩年研修的設想與構想,并征求了學員們的意見。最后,石峻老師布置了下一階段的研修計劃,并向全體學員提出了具體而明確的要求。

    開班,預示著播種,也預示著啟航。儀式結束后,全體學員表示,絕不辜負導師及領導的期望,一定珍惜這寶貴的學習機會。相信在主持人的引領、指導和幫助下,學員們一定會加快自己專業成長的腳步,為學校、平陽縣、溫州市的教育教學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學習?觀摩─專業閱讀、夯實自己


    學習是教師專業化發展最有效途徑,工作室成立伊始,便要求每一位學員要認真學習,多讀書,鼓勵學員不僅要讀專業書籍,還要讀教育名著,博覽群書。據不完全統計,兩年來,學員研讀了各種書籍累計達100余種,撰寫讀書心得、筆記達50萬余字。為激發學員讀書熱情,工作室還在每學期初舉辦一次讀書交流會,讓他們交流讀書體會,分享學習心得。與此同時,工作室每學期還每人選購或推薦兩冊專業書籍作為他們必讀書籍,極大地提高了學員們的理論知識。

    “走出去,請進來”是工作室引領學員專業化發展的主要形式,兩年來,先后開展外出觀摩學習、把專家請進來講座指導等規模較大的活動就達到了12次;我們先后邀請了省教研員余立峰老師、省原教研員董玉泉老師、浙江省特級教師夏玲玲、姜毅、錢勇老師、溫州市教研員蔡景臺老師、平陽縣教研員王青迪老師、龍灣區教研員曾榮老師、泰順縣教研員包新文老師及樂清市教研室教研員趙華成老師等專家親臨指導。


    1、觀摩第六屆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學展示活動(武漢體育學院)

    由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中國教育學會體育與衛生分會主辦,武漢市教育局、《中國現代教育裝備》雜志社承辦的第六屆全國中小學優秀體育教學觀摩暨體育器材展示活動,于2015年5月23日在武漢體育學院拉開帷幕。教育部副總督學、中國教育學會體育與衛生分會理事長楊貴仁,中國教育學會副秘書長陳力,中國教育學會體育與衛生分會常務副理事長、北京大學兒童少年健康教育研究所所長馬軍,中國教育學會體育與衛生分會常務副理事長、華東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黨委書記季瀏等領導、專家,以及來自全國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教科院(所)、中小學的3000余人參加了本次活動,本工作室組織全體學員觀摩了本屆活動。

    2015年5月23日上午,工作室一行首先觀摩了活動開幕式表演,分享了近幾年來武漢市洪山區各中小學體育大課間優秀活動成果,大課間活動包括健美操、跳繩、武術、足球等一些傳統項目,也有踩高蹺、空竹、竹竿舞等特色項目。整個開幕式精彩的表演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樣也給予我們很多啟示和借鑒。

    在接下來的兩天課堂展示活動中,一共有44節課優秀體育課例作了展示,這些優秀課例是從全國各省、市、自治區上報的近300節體育課及健康教育課中評選出來的,涉及籃球、體操、足球、田徑、跆拳道、健康教育等教學內容。由于大會安排同一時間段,分學段在幾個場地同時開始,所以只能根據每個人的需求自由觀摩了其中的一些展示課。但大家一致認為:本屆活動推出的展示課都是圍繞“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學生興趣,提高學生技能、鍛煉學生身體”的宗旨展開。展示課的內容,有精彩、有平淡;有驚喜也有失落,但每一節課都非常的重視學生的運動量,沒有花哨的、多余、不實用的教學輔助手段,都是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健康、積極向上的孩子。每節課,教師都關注到了學生的運動量,心率是否有呈現科學的運動曲線,有運動量的要求,不再是花哨的表演課,是實打實的體育課。換句話說,就是課堂中老師精講,學生多練,讓學生在運動中不斷的掌握和提升。另外,給大家感受最深的是執教教師器材選用、合理實用。如:來自上海的一堂《腳擱高出的直體俯撐》。史老師就是以墊子和健身球為主,圍繞這兩種器材展開教學,在墊子上進行直體俯撐練習,通過健身球幫助學生進行直體府撐的練習,通過球放在身體的不同部位,讓學生依次由易到難的體驗、掌握直體俯撐時的直體、直膝、立腰的動作重點。在此基礎上利用墊子的不同高度,讓學生體驗、練習腳擱在不同位置的練習。最后,利用墊子和健身球進行“星球大戰”的游戲,讓每個人都參與到游戲中,玩的不亦樂乎。整堂課把器材用的淋漓盡致,并且恰到好處。從同學開心、快樂、滿足的表情中可以體會孩子們的樂趣,從同學們的展示中可以看到這節課的教學效果。

    在這次觀摩學習中,大家與于素梅、陳雁飛等國內學校體育權威專家面對面交流,進一步明晰了對當前學校體育教育教學的新理念、新觀點、新方法;同時,也領略到了授課教師精湛的課堂教學技術,提升了駕馭課堂的能力。


    2、觀摩溫州市小學體育課堂教學評比(龍灣區海濱二?。?/strong>

    為了進一步落實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學科指導綱要,推進體育學科課堂教學變革,切實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2015年11月25-27日, 2015年溫州市小學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評比活動龍灣區海濱二小如期舉行。來自各縣、市、區的13位選手參加本次課堂教學評比,工作室組織全體學員觀摩本次評比活動。

    13名老師上課的內容均為五年級的浙江省體育與健康必學內容或學校拓展性課程內容,課題項目豐富多彩:有排球、足球、籃球、接力跑、肩肘倒立、實心球前拋、跆拳道等。13節課各有特色,有的厚實穩重,基礎扎實,強調實效;有的教法新穎,語言幽默生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練習積極性;有的循循善誘、環環緊,結構層次分,教學目標突出。每位老師都展現出很強的專業素質,講解示范準確到位,課堂組織教學嚴謹,反映出體育教學的直觀性、健身性、趣味性、實踐性,呈現給學生、評委和聽課教師一堂堂精彩的體育與健康實踐課,展示了我市小學體育教師良好的教學基本功和綜合業務素質。

    在每一節課后即進行答辯指導,特聘請蘇州大學樊炳有博士和本工作室導師石峻老師現場指導?;顒又?,觀摩的老師學習熱情高漲,答辯環節便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幾十位觀摩老師將專家和答辯者圍得水泄不通,聽得津津有味。市教研員蔡景臺老師和受邀專家從課堂常規、示范能力、教學效果、安全措施、教學組合、技能學習、體能練習和目標達成等方面對所有參賽教師進行了評析,使大家明確了今后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方向。


    3、觀摩溫州市中小學體育教師教學技能評比活動(溫州大學)

    2015年12月10日,溫州市體育教師教學技能評比活動在溫州大學拉開帷幕,來自各縣、市、區13支代表隊的各路好手齊聚溫州大學,共有80多位體育教師經層層選拔參加了此次體育教學技能評比,工作室組織全體學員觀摩了本次評比活動的全過程。

    按評比規則規定,每位參賽選手須在一天半時間內,完成教學設計、武術操、隊列隊形、自選項目和規定項目的比賽,全方位展示體育老師的專業素養。

    簡單的開幕儀式后,首先開始的是現場教學設計比賽,不同學段教學內容的設計將學科理論與專業實踐結合,對大家的課堂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盡管冷空氣來襲,但各個體育老師絲毫沒感受寒意,全身心地投入到此次教學設計中,在設計中展示水平,展現各自的理論功底。

    下午一點準時開始實踐技能的大比拼,先從規定項目開始,選手們用精彩的表現詮釋著扎實的教學功底。武術操的現場,選手們竭力展現武術的精、氣、神;隊形隊列比賽,各個代表隊為了爭取佳績不約而同地統一著裝,在指揮員的口令指揮下,步伐整齊劃一,動作干凈利落,比賽現場掌聲不斷;三大規定自選項目,體現著選手們的多專多能,大家在這個競技的舞臺上盡展風采,讓旁觀者大飽眼福。由于比賽項目繁多,下午的比賽一直持續到晚上七點,這場馬拉松似的比賽,從早上抽簽開始到晚上在披星戴月中結束,大家始終斗志高昂,激情四射。

    第二天進行的是模擬上課,上課老師通過模擬“對話”、“互動”,進行師生交流,是此時無“生”勝有“生”的一種演繹。參賽教師各顯神通,亮點頻現:有的課以思路清晰見長,有的課以層層遞進見力;有的課以新穎獨特搶眼,有的課以真實常態示人,有的課以技藝精湛奪人;有的課以功底扎實奪目,有的課則以激情澎湃撼心。一天半的時間,一個個項目被來自全市80余位體育老師進行生動演繹,同時還吸引了溫州大學體育學院200名學生來現場觀摩學習,他們的陣陣掌聲詮釋比賽的精彩程度。

    本次比賽對深化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提升教師教育理念,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發揮積極的引領作用。正如溫州市體育教研員蔡景臺老師所說:比賽雖然結束,活動的精神與意義應該影響每一所學校、每一位教師,在學校體育工作中、教研活動中、團隊合作中不斷的延續和推廣,因為我們一直在路上。


    三、研究?提升─專題研修、教科雙飛

    教學研究水平及教科研能力是本工作室強力打造的項目,為提升學員教科水平和能力,工作室積極籌劃組織了3次專題教科研研修活動。同時,工作室積極申報課題,以課題為突破口,讓每一個學員參與到課題的研究中來。最近,工作室又申報了溫州市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行動研究項目《甌越體育特色課程之雁蕩山竹系列體育活動》,于此同時,工作室大力鼓勵學員積極申報各級各類課題,撰寫論文、案例,以教學反思為切入口,不斷積累教科研教研及素材,大大提升了學員的教科研能力和水平。


    1、專題培訓1:聚焦課堂,以生為本

    2014年9月19日,溫州市石峻體育名師工作室全體成員集聚平陽工作站—萬全鎮宋橋小學,圍繞“關注教學質量提升 關愛學生身心發展”主題開展了新學年第一次研修活動,工作室導師特級教師夏玲玲老師、溫州市教育教學研究院體育教研員蔡景臺老師及工作室特聘體育課堂教學實踐指導師王青迪老師應邀參加了本次活動,平陽縣部分小學體育骨干教師也聞訊趕來觀摩了本次活動。

    上午,首先是由工作室學員陳先鐲和陳雄華兩位分別推出了《快速跑》及《排球:正面雙手墊球》兩節研究課,兩位老師均是來自農村學校,有著扎實的教學技能,他們根據農村孩子的生理心理特點及動作形成規律設計教學,以興趣為出發點組織實施教學,使孩子們學有所得、學有所獲,真正體現了“學為中心”的課堂教學要求;正如導師夏老師在點評中所說:兩位老師堅守農村山區教學一線多年,對農村孩子認知水平及特點非常熟悉,教學中時刻關注學生的興趣,采用了多樣的練習方法和手段,有效地完成了課的教學任務,實現了教學目標,真正體現了“學為中心”的指導思想。

    研究課之后,全體與會者集聚在會議室,聆聽了蔡老師作的《關注質量,關愛生命》主題講座,蔡老師從三個小故事引出了體質健康重要的話題,然后圍繞“為什么要提升質量”、“如何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等幾個方面,列舉了大量的實例、課例,暢談了提升課堂教學質量途徑,給了大家極大啟發,使大家受益匪淺。

    最后工作室主持人石峻老師結合自己多年的體育教育教學論文撰寫的經驗,給全體學員進行了關于《體育教育教學論文格式及撰寫》指導講座,并強調論文撰寫是提升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也是解決教學問題、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措施之一。


    2、專題培訓2:學習領會綱要,促進有效學習

    2015年3月30日,春暖花開,鶯飛草長。美麗的樂清實驗小學濱海校區高朋滿座,石峻名師工作室全體學員與來自溫州市各縣市區體育教研員、骨干教師450余人聚集這里,圍繞“有效學習”的話題,共觀名師教學風采,共討教學策略,共聽專家述說。

    上午的研討培訓活動在籃球館進行,首先給大家展示的溫州市教壇新秀來自樂清市實驗小學的徐蓓莉老師,她以浙教版水平一(二年級)必學內容《籃球:行進間運球》作為教材,采用游戲法等有效的教法手段和合作學練等適切的學習方法,讓學生一步一步地逐漸掌握了籃球行進間運球的方法要領。第二節課由著名的省特級教師來自溫州市瓦市小學的夏玲玲老師執教,她選擇國際田聯少兒趣味項目跨欄作為本課教學內容,夏老師以富有磁性的激勵語言、有序的組織教學、有效的點撥指導使學生高效地掌握跨欄基本技術,同時也增強了學生速度與力量素質,發展了體能。第三節課由溫州市教壇中堅來自溫州市第九中學何曉敏老師執教,她選用浙教版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必學內容《排球:正面雙手墊球》作為教學內容,采用有效的合作學練手段,把技術與體能有效地融合在一起,體現了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的精神。

    活動過程中,還邀請了溫州市教壇宿將原鹿城區教研員劉堅老師、溫州市名教師本工作室導師石峻老師及浙江省特級教師溫州市教師教育院體育師訓員錢勇老師分別對以上三節課進行了點評,他們站在不同的角度,結合我市正在實施的“促進有效學習”課堂變革實驗的要求及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精神,從教學設計、課堂組織實施、教學效果評價等方面暢談了自己對課堂教學的見解和認識,給與會者有極大的啟示。

    下午,全體與會教師聚集報告廳,聆聽了浙江省教研室體育教研員、省特級教師余立峰老師關于《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解析》專題講座,余老師從《綱要》出臺的背景、《綱要》的實施及《綱要》實施的注意事項等幾個方面詳細解讀了《綱要》的內容及實施要求,并以大量的課例、案例重點解讀了“技術、體能、運用”三維目標的操作技巧與要求,使大家進一步領會了《綱要》的指導思想及精神,對指導教學實踐活動有極大的幫助。

    本次活動把研討和培訓融合在一起,旨在探討體育教學中“以賽促學”的途徑和方法,進一步推進“促進有效學習”課堂變革實驗進程,深入了解和掌握《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的要求,指導更多一線教師學好《綱要》,用好《綱要》,從而更好地促進有效學習,實施課堂變革,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3、專題培訓3:提升教科研能力

    2015年1月20日下午,溫州市中小學體育教師科研能力提升培訓活動如期在甌海區梧田第一中學的階梯教室舉行。工作室全體成員與來自全市各縣(市、區)教研員和骨干教師近600余人參加此次活動。會場上座無虛席,共同期待著一場體育科研盛宴。本次活動邀請到蘇州大學教授樊炳有博士和溫州市教育研究院張作仁教授作專題講座,活動由溫州市體育教研員蔡景臺老師主持。

    本次活動首先由樊炳有博士給我們帶來《中小學體育科研論文寫作水平水平提升》的專題講座。樊博士提出,為什么中小學教師害怕寫論文?一語驚醒夢中人,似乎觸及了每位體育教師的心靈深處。全場的老師鴉雀無聲地聽著,他將學校體育研究領域,分為體育課程教育研究、學生體質健康、體育師資隊伍等九個方面,使我們豁然開朗。又深入淺出地將體育論文的選題方法、種類、結構等做了分析與歸類。樊博士高屋建瓴、由古論今、從國外到國內縱橫對比、引經據典、口若懸河,無不展現出淵博的學識素養和人格魅力。讓我們深深地明白撰寫論文,不僅要注意平時的積累,更要善于反思, 勤于專研,才能不斷提升自己,超越自己。

    假如說,樊博士是一種高大上的專業指引,那么張作仁教授的《體育教師如何做課題》,就是一次非常接地氣的實踐指導。首先,張老師對我市現有體育課堂教學的現狀做了分析,提出體育教師所面臨的實際問題,闡述其獨到的見解。不僅如此,還把上海、美國中小學體育課程實行項目教學模式作了有效對比,讓我們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并不斷完善與提高。同時,他希望我們要勇于承擔課題研究任務,注意“三性”——真實性、典型性、創新性。他指出,好的課題是“做”出來的,不是“寫”出來的。特別在如何做的問題上需要明晰問題意識、證據意識、改進意識、讀者意識 ,使我們茅塞頓開。他那精辟幽默的語言把整個會場推向高潮。聽他的講座猶如看一部真實的電影,仿佛讓我們看到了一位基層教師是如何走上名師的成長之路,因為他自己就是最好的榜樣!他的講座,如同一把金鑰匙,正在悄悄地為我們打開科研之門。

    與其說此次活動是一次教科研的引領培訓,不如說是一次精神之旅、一場知識盛宴和一次心靈觸動。在老師們最迷茫的時候,溫州市體育教研員蔡景臺老師及時為一線老師搭建平臺、指引方向。他在總結中期望老師們要認真反思、有的放矢地調整自己,要做真實的研究和身邊的研究,要發現學校體育工作的問題,特別要用心去尋找教學中的題材。


    四、聯袂?共享─院室聯手、共同演繹

    為發揮工作室骨干教師示范引領作用,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工作室積極謀求交流學習平臺,先后聯合溫州市教育教學研究院、溫州市教師教育研究院、平陽縣教師發展中心、樂清市教研室、經開區教研室、泰順縣教研室、杭州市董玉泉體育名師工作室、舟山市薛黎明體育名師工作室、溫州市夏玲玲體育名師工作室等教研機構及名師工作室開展教學研討及送教下鄉活動,讓學員們在這些活動中挑大梁、唱主角,作課、評課、作講座,院室聯袂,不僅傳播了先進的教育理念、科學的教學方法手段,使學員在這些活動中身先士卒,施展才能,鍛造了自己的專業品質,也擴大了工作室的影響。


    1、溫州市義務教育小學體育“送教下鄉”活動(樂清育英學校);

    2014年11月4日,秋高氣爽,新落成的樂清育英學校小學分校格外宜人,由溫州市教育教學研究院主辦的溫州市義務教育體育學科“送教下鄉”活動正在這里舉行,來自樂清市小學體育骨干教師及溫州市石峻體育名師工作室100余人集聚這里,圍繞“促進有效教學”主題,共賞課堂展示,共議教學得失,共強教學技能,共聽專家述說。

    針對當下體育教學中出現的“低效重復”、“蜻蜓點水”等這些屢見不鮮的問題,市教研員蔡景臺老師在策劃這次活動中特意安排了三節示范課作為本次送教活動的重頭戲,并從教學設計的撰寫、教學過程教法與學法的運用、教學評價的選擇等對照浙江省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建議,對各個環節一一進行把關,力求規范,確保送教示范課的質量。

    第一節課由樂清市建設路小學朱慧慧老師執教,她選擇的內容是《跑幾步單腳起跳雙腳落地》(水平一),朱老師根據教材特點及二年級孩子認知水平,將技能目標確定為“掌握單腳起跳、雙腳落地動作技術,發展彈跳等素質”,將教學重點確定為“單腳起跳后兩腿迅速屈膝上提”,采用分組教學、輔助學練、展示評價等教法與學法手段,把技術難點一一化解,有效地完成了教學任務。第2、3節課分別由溫州市石峻體育名師工作室學員傅鑫偉、歐春燕兩位老師執教,他倆選擇同一個課題《支撐跳躍:山羊分腿騰越》(水平三)不同課次,傅老師執教第一課時,歐老師執教第二課時,兩位老師在單元教學計劃的統領下,根據山羊分腿跳躍動作技術形成規律及五年級孩子生理心理特點,設計教學,合理研制課時教學目標,教學實施中,采用科學合理教法與學法手段,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使學生逐步掌握了山羊分腿騰越單跳雙落踏跳、直臂支撐、提臀分腿動作技術。

    單元教學是學習掌握動作技術的最有效教學形式,能有效解決學生“學而不精”、“學而不透”的教學弊端,本次送教活動,旨在以“山羊分腿騰越”單元教學為例,采用“課時接力賽授課”的有效形式,給與會者一些借鑒和啟發,在常態的教學實踐中,養成單元教學的行為和習慣,確保學生對技能的學習學得精、學得透,真正讓學生終身受益,幸福生活一輩子!

    教學研討是這次送教活動的內容之一,目前,很多基層學校體育教研活動都是流于形式,走過場,達不到教研的效果和目的。參加本次活動的教師基本上都是本校的體育教研組組長,學校的體育教研任務就落在他們身上,為使他們能夠策劃、組織教研活動,培養他們組織與科研能力,本次送教活動,在互動評課與專家點評環節,改變了“你說、我說、專家說”的傳統評課模式,旨在給他們一個全新的教研模式,引導和啟發他們在日常體育教研活動中更好的組織實施教研活動。

    在這一環節,首先將全體與會者分成四大組,聽課前分配給各組的學習任務,讓他們帶著任務去觀課、思考,如第一小組主要觀察學生學習狀態,第二小組主要觀察教師組織學生有效學練情況等,由石峻名師工作室四位學員蔡時巖、陳雄華、周克殼、張海濤分別擔任四個組組長,聽課結束,馬上就由小組長帶領他們進行40分鐘分組研討,形成觀點,然后由四位組長依次進行各小組觀點陳述,最后由特級教師夏玲玲老師對各小組觀點進行答疑、總結點評。本環節雖然為互動評課與專家點評環節,其實是一個有效的教學研討模式,有既有個人反思,又有同伴互助,還有專家引領,這一模式,對提升體育教研品質大有脾益。

    技能是每一個體育教師的看家本領,也是一個體育教師必須具備的基本功之一。體育教師技能退化是現實存在普遍現象,很多教師從大學畢業后基本上就淡化了技能的鍛煉,長此以往,會直接影響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對此,本次送教活動還專門安排了一節小學技巧類教材教學互動課,由溫州市名教師、本工作室導師石峻老師執教,授課對象為與會全體體育教師。石老師在帶領大家一起進行“建設者與推土機” SPARK游戲熱身后,依次進行小學技巧類教材的側手翻、跪跳起、仰臥推起成橋、肩肘倒立第一課時的教學,教學過程中,石老師結合每一個技術動作的特點,采用講解示范、分解練習、保護幫助、輔助教學、展示評價等教法與學法手段,不僅讓他們加深了對這些教材動作要領、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及教法與學法運用的理解和掌握,強化了他們基本技巧技能,也體驗了一次做學生的感覺。

    活動的最后一個環節是專題講座,由市教研員蔡景臺老師主講。蔡老師圍繞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下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提升,以《關注質量,關愛生命》為主題展開講座。首先,蔡老師從三個小故事引出了體質健康重要性的話題,然后從“為什么要提升質量”、“如何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等幾個方面,列舉了大量的實例、課例,暢談了提升課堂教學質量途徑,并對照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建議,詳細解讀了我市正在實施的課堂變革實驗體育學科的做法和要求,給了大家極大啟發,使大家受益匪淺。


    2、溫州市義務教育小學體育“送教下鄉”活動(泰順三魁鎮?。?;

    針對農村學校體育教師教學觀念滯后、教學技能退化、教研形式模糊等現狀,溫州市教育教學研究院體育與健康學科教研員蔡景臺老師通過前期對農村體育教師需求調研、送教模式改革嘗試之后,2015年4月3日,又組織本工作室全體成員來到泰順開展了為其一天的“種教”活動?;顒釉诎倌昀闲L╉樋h三魁鎮小進行,來自泰順縣各小學80余名體育教師及溫州市石峻體育名師工作室全體學員參加了本次活動。

    活動分四個環節組成,第一環節是課堂教學展示,首先是由溫州市教壇新秀潘曉岳老師登場,他執教的課題是四年級《田徑:各種不同姿勢的起跑》,潘老師結合農村學校場地、器材及學生生理心理特點,采用多種練習方法手段,合理設計教學流程,有效地發展了學生快速反應能力及速度素質。緊接著上場展示的來自溫州市籀園小學的徐珊珊老師,她執教的課題是《武術:基本動作》,她一展首屆全國體育教師基本功比賽一等獎獲得者、浙江省小學體育優質課一等獎獲得者風采,以完美的課堂教學設計,扎實的教學技能,高超的課堂駕馭能力,不僅高效地完成了本課的教學任務,突出了教學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實現了教學目標,激發了孩子對武術學習的興趣,還充分體現了《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提出的“技能+體能+運用”最新理念,給予廣大農村一線教師很好的借鑒和啟發。

    活動的第二環節是互動學練課,由工作室導師石峻老師執教,授課對象是與會教師。石峻老師選擇了小學階段體操類技巧教材作為互動學練內容,根據動作技術特點及運動技術形成規律,同與會教師一道共同嘗試體驗、探討了各項目的教法手段,使他們不僅加深了對跪跳起、仰臥推起成橋、肩肘倒立、側手翻四大類技巧教材教法的理解和掌握,還讓他們深深地感悟到了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技能的重要性,也體驗了一次做學生的感覺。

    活動的第三環節是教研活動引領。這一環節由本工作室陳雄華、蔡時延兩位學員組織,先將與會教師分成兩組,然后分別由他倆組織圍繞上午兩節展示課分別從不同角度進行深度研討,最后由他倆圍繞研討主體進行觀點闡述。這一教研模式不僅能解決農村學校體育教研活動形式單一、效果低下等弊端,還能真正把教研活動做成研究教學問題、解決教學問題的活動,同時還為農村學校有效開展體育教研活動提供了一個范式。

    活動的最后一個環節是由這次活動的組織者溫州市教育教學研究院體育教研員蔡景臺教授作題為《溫州市小學體育與健康學科教學常規解析》專題講座,蔡老師結合當下溫州市中小學體育教學現狀及省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的要求,從備課、上課、課外活動、評價四個方面詳細解析了我市剛剛出臺的《教學常規》方案。與會者一致認為,通過這次與蔡老師面對面的交流,使自己清晰地明確了我市正在實施的“學為中心”課堂變革實驗的具體要求,對引領日常教學、提升學科核心能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有很大的指導幫助作用。

    “把最新的學練手法、最先進的教學理念、最有效的教研范式‘種’在農村學校,在農村這塊土地上發芽、開花、結果是開展這次活動的宗旨”蔡景臺老師如是說。本次活動得到了泰順縣教師發展中心、泰順縣三魁鎮小的大力支持!


    3、溫州市義務教育小學體育“送教下鄉”活動(洞頭區城關一?。?;

    為配合市教育學會“科普周”活動,進一步促進我市城鄉教育交流,樹立體育課堂教學常規意識,推進我市“以賽促學”體育課堂教學變革進程,同時充分發揮名師工作室的輻射、示范、帶動作用,更好的推動城鄉教育的均衡發展,2015年9月24日,溫州市教育教學研究院聯合溫州市石峻體育名師工作室和溫州市陳欽梳體育名師工作室在洞頭區開展了為期一天的“送教下鄉”活動,全區70余名中小學體育教師參加了本次活動。

    上午的活動在洞頭一中體藝館舉行,首先大家一起觀摩了洞頭一中林其余老師執教的高一男生排球課《正面雙手墊球》及溫州市陳欽梳體育名師工作室學員、浙江省體育課堂教學評比一等獎獲得者來自溫州中學的陳宗珊老師執教的高二籃球課《行進間雙手胸前傳接球》,之后,全區體育教師分成四個組,由陳欽梳體育名師工作室學員擔任組長,圍繞課堂教學設計、教學組織、教學效果及課堂教學理念滲透等幾個方面進行深入的互動探討,最后,由組長匯報各組研討情況,匯報過程中,與會者質疑,執教教師答疑,活動的最后一個環節,由省特級教師、工作室主持人陳欽梳名師解惑并做觀點陳述。

    下午的活動移師洞頭區城關一小,首先大家一起觀摩了洞頭一小林妮妮老師執教的四年級田徑課《跑的綜合活動》及省小學課堂教學評比一等獎獲得者劉嬋娟老師執教的三年級武術課《棍操組合》,之后,由溫州市名師石峻老師帶領全區體育教師一起體驗了一節《小學技巧類教材教學》互動課,最后,大家集聚報告廳,圍繞上兩節公開課,結合《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精神進行了分組互動研討,最后,市教研員蔡景臺老師圍繞“常規”、“質量”兩個關鍵詞,結合溫州市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新常規的要求,暢談了做一個體育教師的基本要求,同時勉勵海島體育教師堅守崗位,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探索和勇于創新。

    近年來,體育學科組在不斷探索“送教下鄉”新模式,力求變“送教下鄉”為“種教在鄉”,把農村山區、海島學校一線體育教師所短缺的資源“種子”送過去,在農村、海島學校生根、發芽、長葉、開花、結果。本次活動是 “種教在鄉”活動的又一次嘗試,據洞頭區不少教師反映,通過這次活動,不僅學到了教育新理念、新知識和新方法,更重要的是學到了一個適切的教研模式、一種提升教學技能的有效手段,在日常教學、教研活動中能夠學以致用。


    4、杭州、溫州、舟山“三地四室”小學體育教學研討活動(樂清育英學校);

    2015年10月16-17日,秋高氣爽,由溫州市教育教學研究院主辦,樂清市教研室、樂清育英學校小學分校承辦的杭、溫、舟小學體育名師教學研討活動在樂清育英學校小學分校圓滿舉行,來自溫州各縣市區、樂清市小學體育骨干教師及杭州市董玉泉體育名師工作室、溫州市石峻體育名師工作室、舟山市薛黎明體育名師工作室和原溫州市夏玲玲體育名師工作室全體學員共260余人集聚這里,以“《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下的體育課堂”為研討主題,共賞課堂展示,共議教學得失,共拓課改思路。 

    上午8點10分,活動在樂清育英學校小學分校體育館拉開了序幕。本次活動分課堂教學展示、大課間觀摩、校本課程觀摩、互動評課及主體講座五個環節進行。 

    第一節課由溫州市石峻體育名師工作室編外學員鄭安聽老師執教,他選擇的內容是《武術基本手型:拳、掌、勾》(水平二),根據學生能力水平的不同,提出了高低不等的教學要求。讓學生在操練時,有明確的目標,練習時也就分清了該節課教師所要教授的重點。針對每一個武術動作的特點,采用講解示范、分解練習、自主合作教學、展示評價等教法與學法手段,同時在進行課堂教學時,也非常注重學生學習力的發展。讓學生感受到體育帶來的樂趣,在學中玩,玩中創,取得了良好效果。

    第二節課和第三節課分別由舟山市薛黎明體育名師工作室學員張炳輝老師、溫州市夏玲玲體育名師工作室學員鐘小蝶老師執教,他們選擇的課題分別是《籃球:運、傳組合》、《籃球:多種形式傳接球的活動方法》(水平三)兩位老師根據五年級孩子生理、心理特點,運用學生喜愛的游戲使課堂達到高潮,教師明晰精煉的講解,美觀標準的示范,分組巡回的悉心指導和學生積極的投入運動,激情高漲的助威鼓勁,以及映在臉上的那份快樂與滿足,取得了良好效果。

    第四節課由杭州市董玉泉體育名師工作室學員施碧芳老師老師執教,她選擇的內容是《多種形式的跳躍、多種方法的鉆》(水平二),她把美國SPARK元素融入課堂教學中,既活躍了課堂學練氛圍,又提升了課堂教學效果。本節課無論從教學設計、教學方法,還是從學習目標的達成度等方面,均展示出青年教師善于思考、機智靈活的課堂駕馭藝術和朝氣蓬勃、活力四射的精神風貌。讓與會教師感到了新課改給我們體育課堂教學帶來的生機和活力。

    第五節課由溫州市石峻體育名師工作室學員周克殼老師執教《籃球-原地雙手胸前投籃》,周老師在教學實施中,自制器材,精心布置場地,采用科學合理教法與學法手段,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使學生逐步掌握了原地雙手胸前投籃技術動作要領,取得的良好的教學效果。 

    課堂教學展示結束后,大家集聚報告廳,先由各執教老師談設計、談過程、談得失之后,然后由四個名師工作室主持人依次上臺點評,董玉泉老師、夏玲玲老師是我省著名特級教師,薛黎明老師是舟山市名師,教授級小學體育教師,石峻老師是我市小學體育名師,中學高級教師,無論從理論學術水平還是從教學實踐經驗,由這樣一支“高大上”的專家隊伍承擔進行點評在我市還是首次。四位專家站在不同的視角,分別結合本工作室學員執教的展示課情況,從學習觀、教學觀及教學內容的選擇、《綱要》精神的體現與落實、“技術、體能、運用”三維度構建單元技巧、教師駕馭課堂能力、教學效果等方面深入淺出地暢談了對自己所指導課的優點、不足及改進措施,使與會者進一步明確了《綱要》背景下如何以“技術、體能、運用”三維度視角來構建單元教學計劃?如何上好每一節體育課?

    大課間活動是學校體育的一部分,是一種打破傳統的體育課間形式,讓學生們身體的各個部位都得到了充分的鍛煉,讓學生們走到陽光下,與陽光做伴,以操場為舞,在陽光的沐浴下盡情地享受生活、享受快樂?;顒悠陂g,與會教師一起觀摩了育英小學的大課間陽光體育活動。育英學校大課間陽光體育活動始于2003年9月,是溫州地區乃至全國開展大課間活動最早的學校之一,該校開展大課間活動12年以來,活動形式在不斷地拓展,活動內容在不斷地豐富,先后經歷了 “廣播操+校操”、“校操+級段操”、“廣播操+年級分散活動”、“自助式選項活動”、“項目輪換制活動”、“定點、定項目、定負責人年級輪換制活動” 六次大的變革?;顒右踩〉昧嗣黠@的成效,不僅贏得了孩子們的喜愛、促進了孩子們的身心健康,而且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中央電視臺曾三次來校拍攝大課間活動專題片并向全國播放,浙江電視臺、溫州日報等多家新聞媒體也先后做過專題報道。

    大課間活動結束后,還安排了來自杭州、舟山、溫州地區的四位老師大課間活動經驗交流,第一位是來自舟山市沈家門小學薛黎明老師,他作的交流主題為《陽光體育大課間創編》,第二位是來自溫州甌江小學蘇光達老師,他作的交流主題為《春、夏、秋、冬大課間活動模式》,第三位是來自育英小學分校的鐘榮生老師,他作的交流主題為《陽光育英娃 快樂大課間》,第四位是董玉泉老師,他交流的主題是《拱墅區大課間活動整體推進》;沈家門小學大課間活動主題鮮明,突出實效;甌江小學大課間活動師生同樂、小場大作;育英小學大課間活動形式多樣、變化多端;拱墅區大課間活動區域推進,整體提高;聽完四位老師的交流,大家一致認為各校大課間活動亮點紛呈,值得借鑒和學習。 

    《浙江省教育廳關于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指導意見》將義務教育課程分為基礎性課程和拓展性課程,基礎性課程指國家和地方課程標準規定的統一學習內容,拓展性課程指學校提供給學生自主選擇的學習內容;《指導意見》中明確要求各學校要“分類建設拓展性課程”,至此,為引領我市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拓展性課程開發與實施,借這次活動之機,組織全體與會成員觀摩了育英小學自主開發的《雁蕩山竹系列體育活動》拓展性課程,該課程先后被評為溫州市首屆精品校本課程,浙江省精品校本課程?!堆闶幧街裣盗畜w育活動》拓展性課程開發始于2003年,在長達12年的研究歷程中,該校一共開發出了三大系列20余項活動,這次大家觀摩到的是其中的一部分活動,包括《持竹竿跑》、《竹筒高蹺》、《滾竹環》、《抄竹杠》、《抖空竹》、《竹弓》及《跳竹竿》,這些活動都是簡單易學、安全有效,孩子們喜愛的活動。 

    最后,由省級特級教師,原浙江省體育教研員董玉泉老師帶來了《讓體育在孩子們心中留下美好的回憶》的專題講座。董老師結合他從事30余年中小學體育教學實踐及10余年省體育教研員工作經驗,列舉了大量的生動有趣的實踐課例、案例,講述了成為一名優秀的好體育老師,要做到“心中有綱、目中有人、手中有法”,需要理想與信念,具有道德情操,扎實的學識與仁愛之心。董老師的語言風趣幽默,使在座的老師如沐春風,受益匪淺。

    本次活動是溫州市教育教學研究院與市內外體育名師工作室首次聯手共同開展體育教學研討活動的一次嘗試,也是“院室聯手”共同打造教研品質的一次嘗試,活動已取得了圓滿成功,我們將不斷拓展這種教學研討模式,共同探討《綱要》精神指導下的體育課堂,共同提高我市小學體育課堂教學質量。


    5、溫州市骨干教師研修班研修活動(溫州市教師教育院雁蕩分院)

    溫州市小學體育骨干教師“促進有效學習”研修班研修活動于2015年9月21日在溫州市教師教育院雁蕩分院舉行,本工作室承擔了“基于‘技術、體能、運用’的課堂教學研討”培訓任務,市小學體育“促進有效學習”課堂變革高級研修班學員及本工作室全體成員參加了本次研修活動。

    本次活動內容分教學研究課、研討與點評、主題講座等。教學研討采用同課異構的形式進行,分別由本工作室學員張海濤老師及研修班學員施夏偉兩位老師執教,執教的內容是三年級《足球:腳內側踢球》,兩位老師在教學設計中遵循以足球技術動作形成規律及教學對象生理、心理特點及認知規律,在學練中創生學練方法,在發展體能中鞏固足球技術,在比賽中運用所學技術,從而有效地鞏固提高了足球腳內側踢球技術。教師明晰精煉的講解,美觀標準的示范,分組巡回的悉心指導和學生積極的投入運動,激情高漲的助威鼓勁,以及映在臉上的那份快樂與滿足,讓與會教師深切感受到了《綱要》指導下的體育課堂教學帶來的生機和活力。

    課后,與會教師對兩堂課進行了精彩的點評與交流,老師們積極參與互動,各抒己見,師教師教育研究院師訓員、特級教師錢勇老師進行了綜合點評,總結了教學中的優點,并對存在的問題及今后課堂教學中應注意的事項與參會教師進行了交流。

    最后,由本工作室導師石峻老師作題為《基于綱要的小學體育“體能”和“運用”維度的思考》專題講座,石老師圍繞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提出的“技術、體能、運用”三維度構建單元的思想,首先簡要釋義了《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中出現的幾組關鍵詞,然后著重圍繞體育單元構建 “體能”與“運用”維度,通過很多生動的例子,講述了如何落實“體能”與“運用”維度。通過這次講座,使與會者更加深入地領會了體育課不僅僅是教會學生一項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的方法,要讓學生掌握一項技能的同時,要讓學生體能得到發展,讓技能得到運用,在體能與運用中創生學習方法與教學手段,以鞏固提高所學技術動作質量。


    6、經開區、龍灣區體育教學研討活動(經開區濱海學校)

    2014年10月22日龍灣區、經開區攜手本工作室在溫州濱海學校舉行了為期一天的小學體育一系列活動。

    上午,本工作室成員付鑫偉、歐春燕和濱海學校方東海老師以《支撐跳越:山羊分腿騰越》為主教材,分別上了第一、二、三課時。三位老師不同的教學風格,不同的教學手段和不同的教學方法大大激發了學生主動參與的熱情,讓孩子們體會到了體育的樂趣和魅力,不少學生意猶未盡,戀戀不舍。三節課下來,不僅讓同學們掌握了山羊分腿騰越的技巧,也給全體的體育教師創造了一次研究性的學習機會。課后,省特級教師夏玲玲不但做了精彩的點評,還現場指導我們在教學《支撐跳越:山羊分腿騰越》時的多種保護與幫助的方法,讓在場的160多位教師受益匪淺。 

    下午,工作室導師石峻老師為全教師進行了《小學體育單元教學設計與實施》的講座。通過學習,讓我們更清晰的懂得:單元教學計劃的制訂既是對該水平教材整體理解與把握的需要,又可以為體育教師在制訂課時計劃提供了更加科學的依據。在制訂單元計劃過程中教師既要理解與區別新舊教材體系,又要掌握整個單元教材的重點和難點,選擇新穎、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還要安排好合理的教學順序,在實施過程中才可通過單元接力課研討活動、教學場地輪換制度、教材的重組與搭配等多種途徑來提高單元計劃實施的有效性等。


    六、成效?收獲─碩果累累、導學相長

    我們獲得各級各類榮譽有19人次,其中,歐春燕被評為溫州市第四屆教壇新秀,傅鑫偉被評為溫州市第四屆學科骨干教師;蔡時延、周克殼被被評為縣市區教壇新秀及學科骨干教師,林青春、林昌碩、蔡時延還被評為縣優秀班主任及優秀教師;陳雄華順利晉升為小學中學高級教師。

    我們在各級各類業務競賽中披金戴銀,共有30人次獲獎;其中,張海濤獲得獲第二屆浙江省中小學體育教師教學技能比賽小學組一等獎、“第六屆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學觀摩展示活動優秀體育課”指定內容錄像課省級評比一等獎;歐春燕獲得浙江省“一師一優課”省級優課一等獎、第二屆浙江省體育教師基本功大賽二等獎、“第六屆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學觀摩展示活動優秀體育課”指定內容錄像課省級評比三等獎;林昌碩、林青春、傅鑫偉、周克殼、陳先鐲、邱益強、蔡時延在縣級優質課、團隊賽課、學科素養競賽、輔導學生等業務競賽中均獲得了一等獎。

    我們在溫州市教學研討會、送教下鄉等各類活動中斬頭露角,在各級各類教研活動、培訓活動中執教公開課、研究課、作講座就達28人次;

    我們撰寫的論文、案例有20篇在國家、省市級刊物上發表及在浙江省、溫州市論文案例評比中獲獎,其中傅鑫偉撰寫的論文《小學體育教學游戲化思考與實踐》、張海濤撰寫的論文《小學體育教學中德育空間的構建》發表在國家級刊物《青少年體育》上;此外,我們還積極參與課題研究,張海濤主持的課題《小學校園足球教學設計實踐研究》獲2014年溫州市教學研究課題優秀成果二等獎,林青春主持的課題《開展小學校園足球活動的實踐與研究》獲平陽縣2014年優秀課題成果展二等獎。此外,我們一起參與的課題《基于浙教版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必學內容單元教學設計與實施研究》獲得溫州市2015年度教學研究優秀課題評比二等獎。

    以上這些成績,見證了我們走過的路,見證了我們走過的足跡。


    導師成績:

    ◆專著出版2部

    專著《雁蕩山竹系列體育活動》2014年5月由浙江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專著《小學體育教育實踐與探索》2015年11月由安徽師范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

    ◆主持、執筆、參與各級各類課題8項

    其中主持的浙江省2012年度教科規劃體衛藝專項研究課題《“雁蕩山竹系列體育活動”校本課程開發與實踐研究》于2012年4月批準立項(課題批準號:STWY21),2013年12月獲浙江省2013年度教科規劃優秀課題研究成果二等獎。執筆浙江省2013年度教科規劃立項課題《<寄宿生活>校本課程開發與實踐研》(課題號2013SC120)獲溫州市2015年教科規劃課題優秀成果評審二等獎。執筆浙江省2014年教研課題《中小學體育課堂“以賽促學”學習方式的實踐研究》(課題號:SY14B060)獲溫州市2015年教學研究課題優秀成果評審三等獎。主持、執筆溫州市2014年教學研究立項課題《基于浙教版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必修教材(水平1-3)單元教學計劃編制與實施研究》(課題號:WY2014186)獲溫州市2015年教學研究課題優秀成果評審二等獎。執筆小課題《優化學生課間十五分鐘活動設計的研究》獲溫州市2015年教師小課題優秀成果評審一等獎。執筆樂清市2014年度教科規劃課題《農村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實踐與探索》(課題號:yjk14014)獲2015年樂清市各類課題結題及優秀成果評審一等獎。2015.12

    ◆撰寫的論文、創意設計及案例發表與獲獎11篇

    其中《小學體育單元教學策略的創生及實施成效與展望》、《提升農村留守兒童體質健康水平的策略》、《農村小學創設學生體育社團的行動策略》發表在國家級刊物《青少年體育》上;《走進校園里的全民運動會》、《農村小學學生體育社團有效運行的策略》、《簡談農村小學學生體育社團的創建》發表在國家刊物《運動》雜志上;《基于學校文化建設有效開展教職工文體活動的策略》、《教育均衡理念下提升農村留守兒童體質健康水平的策略》、教育創意設計《與眾不同的校運會》、《“農耕文化”主題運動會的創意設計與實施》獲得浙江省、溫州市評比一、二等獎;

    ◆承擔各級各類教研活動講座與公開課14節次。

    其中2015年10月22日在廣東省佛山市舉辦的“全國中小學體育課堂名師教學觀摩(順德專場)研討活動”中執教公開課《腳斗士》(水平三?五年級)影響極大。


    七、不足?方向—尋找問題,繼續努力

    (一)工學矛盾;

    學員都是基層一線教學工作,都是學校骨干教師,是學校的頂梁柱,在校承擔著繁重的教學任務,另外還有多名學員是校中層領導,學校事務繁忙。每次活動,工作室都考慮大家沒課或少課時間甚至是休息時間進行,盡管我們非常努力在克服這些困難,但也很難避免工學矛盾。

    (二)看的多,研的少。

    研修活動中,工作室成員坐一起針對性的研討某些問題,或者說僅限工作室內的閉關修煉,如果能集一個段時間到一個地方,兩三天三四天這樣密集性培訓研磨,這樣最好了。

    (三)教科研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

    盡管在教科研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發表、獲獎比率及檔次不是十分高,需要我們再進一步提升。

    (四)活動經費問題

    盡管市教育局劃撥了一定的活動經費,但受績效工作管理體制的限制,經費支出需要層層審批,自主支出難度較大,每一次活動基本上都是學員自主支出。


    結語:

    兩年的研修時間過得很快,回顧兩年來走過的路程,──辛苦而快樂著!

    幸苦的是:我們犧牲了大量本應該是休息的時間,而我們是行走在研修的路上。

    快樂的是:我們收獲了成長。

    結業≠結束,研修的路沒有終點,我們將繼續前行!



    亚洲一本大道av久在线播放 a级全黄试看30分钟 国语农村A级免完整视频 美国女人一级片 国产精品大片免费看 国产一级A片电影视频在线观看
    <tt id="q6o84"><label id="q6o84"></label></tt>
  • <menu id="q6o84"><acronym id="q6o84"></acronym></menu>
  • <xmp id="q6o84"><menu id="q6o84"></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