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訓練,讓教學目標真正落實
-----談談《風娃娃》一文中言語智慧發展目標的有效落實
樂清育英學校小學分校 項衛飛
【案例背景】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說:“語文教育的一個重要任務是讓學生認識語言現象,掌握語言規律,學會正確地熟練地運用語言這個工具?!比~先生的話告訴我們,閱讀教學不僅要理解語言內容,更要學習語言表達,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蘇霍姆林斯基說:“目標是課堂的靈魂?!毖韵轮饩褪乾F在我們的課堂目標要轉向“言語智慧發展”型的目標。
基于這樣的理念沖擊,我們備課組內活動的時候,我執教了《風娃娃》一文。在初次閱讀文本《風娃娃》的時候,我認為這個故事內容比較容易理解,講的是風娃娃長大了,來到田野、河邊、廣場上為人們做好事。風娃娃以為做好事很容易,只要有力氣就行,結果犯了一些錯誤,吹走了風箏,吹跑了衣服,折斷了小樹,受到了人們的責怪,可他還不知道為什么會這樣。這個故事告訴孩子們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還要看是不是真的對別人有用。再次閱讀課文時,我發現課文以擬人化的童話形式,風娃娃就像我們孩子,只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情,卻會顧及后果,這樣“傻乎乎”的可愛形象躍然紙上。而這些形象的背后是一些很生活化的故事,講述這些故事的是一些靈動的語詞。那么“故事”就是我們的載體,在故事中學習,在故事中懂得道理。
關上課本,我在思考著,我要帶給學生的是什么呢?僅僅是這個故事是不夠的,僅僅是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也是不夠的,應該是一種語文的能力啊,復述故事,寫故事的片段,這些都是語文學習中極其重要的能力啊。關注二年級的年段特點和學段目標:“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對寫話有興趣,留心周圍事物,寫自己想說的話?!?/p>
思考完這些內容后,我就開始了我的課堂實踐,以下是我課堂中的一些教學片斷。
【課堂回放】
根據學生的學習起點和基點:我班的孩子大部分都很喜歡聽故事,也喜歡自己講故事,有個別孩子還喜歡自己寫故事。于是這節課,我將教學目標定位在孩子的言語發展和能力提高上了,具體目標確定如下:1、初讀課文,嘗試說說風娃娃做了什么事情。2、在品詞析句中了解風娃娃做好事的容易。3、能有條理地復述好一件事情,習得一件事情的表達方法。4、在寫話中內化語言,把風娃娃做的一件事情寫清楚。
在上這課的時候,我們沒有過多地設計教學流程,但是我的課堂目標和教學板塊是很明確的:1、從關鍵的語詞中體會做事的“容易”。2、復述第二件好事。3、寫風娃娃做的一件事。
片段一:抓重點詞句體會“容易”
在學生嘗試著概括完了風娃娃做的事情后,我創造了一個大情境:“風娃娃們,你們已經長大了,快去幫人們做事吧!”然后出示了大風車在抽水的圖片,讓學生說說看到了什么。學生說出看到了一架大風車轉得很慢,我相機出示:“一架大風車正在慢慢轉動,抽上來的水斷斷續續地流著?!?/span>師:你覺得風車怎么樣?
生:我覺得風車轉得很慢,轉得很累很累,很吃力,它都快轉不動了。(生朗讀出大風車很累的感覺。)
師:哪些詞語讓你有這樣的感覺的呢?
生:慢慢轉動,斷斷續續。
師:斷斷續續就是說……
生:就是說那水一會兒有,一會兒沒有。
說話練習:( )斷斷續續地( )。(生朗讀。)師:當時你看到這一切,最想做什么呢?出示:風娃娃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使勁向風車吹去。
風娃娃們,讓我們一起來幫助大風車吧。(然后齊讀這句話。)
師:咦,現在你看到了什么變化呢?
生:風車轉得很快。相機出示:“風車轉得飛快。抽上來的水奔跑著,向田里流去。秧苗喝足了水,笑著不住地點頭?!?/p>
這句話的教學中,我讓孩子們變成風娃娃想象自己聽見大風車在說什么,禾苗在說什么。想象自己聽了別人的夸獎以后心情什么樣,順勢指導句子“幫助人們做好事,真容易,只要有力氣就行?!钡睦首x。
思考關注:抓關鍵詞體會,這是語言的積累
在語用型的課堂中,是不是不需要內容的理解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像上述案例中抓住一些關鍵語詞:“慢慢轉動,斷斷續續”,這些詞語可以讓孩子更好地體會風車當時的困境,極其需要幫助,而“連忙”“使勁”這些詞語可以幫助孩子很好地理解風娃娃做的好事,體會風娃娃做好事的快樂,感受風娃娃做好事的容易:“只要有力氣就行”。對下文的復述課文和寫話有直接的幫助,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厘清故事的內容,說的時候先要說清楚別人需要怎么樣的幫助,然后自己怎么去幫助別人。既然這樣的內容理解對下文的學習有幫助的,那么這種內容的理解還是需要的,這種抓關鍵詞體會的方法是需要的,對孩子的品詞析句的能力是有幫助的,對寫話也是有幫助的。
片段二:復述第二件好事
在教學第二件好事的時候,我采用的是復述的方式。我在引導他們復述前,營造了一個情境:“風娃娃們,聽說你們做好事很容易,也做了很多好事。聽說你們都來到了河邊做好事了,等一下要舉行一個表彰大會,看誰能把自己做的好事說得清楚、具體,誰就可以獲表彰了?!?/p>
接著讓孩子充分自讀第二自然段,在此基礎上讓孩子自由準備復述故事,可以跟同桌互說,也可以自己練說,然后再展示。展示的時候,一個孩子說得很簡單,就用自己的話說了風娃娃做的好事。
我引導:“風娃娃來到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好事,結果怎么樣?”后來這個孩子就把我們剛才提供的問題答案串聯起來,基本上達到了簡單復述的要求。一個孩子是按照文本內容說的,只是換了人稱而已。還有一個孩子在文本的基礎上加上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最后還說到了:“原來做好事這么簡單的啊,只要有力氣就行?!?nbsp;
思考關注:復述清楚一件事,這是語言的習得
這部分的處理,我覺得對孩子的能力來說有很大的提升,比如第一個孩子,剛開始的時候他不知道什么叫復述,以為就是概括,后來我就教給孩子一些復述的方法:“風娃娃來到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好事,結果怎么樣?”這樣孩子復述的時候,就有了一定的結構支撐,知道自己要說什么了,也能說清楚一件事情了。第二個孩子在復述的時候,是基于文本語言,對文本語言的一種人稱轉換,也說明這孩子對文本語言是理解了的,是一種吸收內化的過程。第三個孩子的復述就顯得很有創意了,這樣的復述既基于文本又高于文本,這是對語言的一種創造。這個環節的復述就是一種能力的提升,復述一件事情是為了高年級寫好一件事情打下扎實的基礎的。
片段三:寫一個片段
風娃娃聽了大家的話,明白了自己要做對別人有用的事情,你看他現在就開始做事情去了。風娃娃們,你們都到哪里做了什么事情呢?拿起你手中的筆,寫一寫好嗎?生自由寫話后交流,摘錄其中兩個孩子寫話的片段:
夏天的時候,天氣很熱,人們都流著汗,風娃娃看見了,連忙跑過去對著人們使勁吹了一口氣,人們就感覺很涼爽了,連忙向風娃娃表示感謝。
春天到了,春姑娘邁著輕盈的腳步走來了,風娃娃來到東塔公園看到桃樹的樹枝上還是光禿禿的,一點葉子也沒有,多難看哪。他連忙跑過去,對著桃樹輕輕地吹了一口氣,奇跡發生了,桃花像害羞的小姑娘一樣從枝頭探出腦袋,好奇地看著這個美麗的世界,他看見了風娃娃正望著她,她趕緊向風娃娃表示感謝:“謝謝你,風娃娃,是你讓我們看到了這個美麗的世界的?!憋L娃娃見了,開心地笑了。
思考關注:寫清楚一件事,這是語言的運用
語言的學習是需要語境的,在一個學生熟悉的語境中,孩子可以把自己學習到的語言很好地運用起來,案例中的第一個孩子就基本達到了我這節課的目標:能夠把一件事情寫清楚。
第二個孩子不僅能把這件事情講清楚了,還把自己平時在學習中學習到的語言運用得很自如,如:“光禿禿的,一點葉子也沒有,多難看哪!”這是《小柳樹和小棗樹》中描寫小棗樹的語言,她能夠很好地遷移到自己這次的習作中?!八B忙跑過去,對著桃樹輕輕地吹了一口氣?!边@是我們這節課學習的,風娃娃在幫助風車抽水的時候,讓孩子體會過的語言。而下面風娃娃表示感謝的話:“謝謝你,風娃娃,是你讓我們看到了這個美麗的世界的?!笔窃趯W習第一件好事的時候,我引導孩子想象過的,這樣的想象孩子就會用了。
【案例反思】
一、關注語言,集中目標
教學的主線只有一條,那就是知識與能力。知識能力是學科的主要特點所在,其在學科教學中的首要地位不能動搖。而低段學習的知識最主要的就是對字詞句的學習,有了這個理念后,我在解讀文本的時候,著重關注文本中字詞句的理解和學習。
本文是一個童話故事,把所有的道理都寓含在故事中了,而第二和第三自然段的文本結構比較相似,就是講了風娃娃做的兩件好事,怎么樣讓孩子在學習第二自然段的語言后就能體會到風娃娃的“可愛”形象呢?那當然要關注語言了,風娃娃看到了什么?怎么做的?結果怎么樣呢?這些問題就很好地概括了這件好事中的語言,然后再抓重點詞“慢慢地轉”“斷斷續續”“使勁”“深深地”“轉得飛快”等詞語就很形象地寫出了風娃娃的“熱心”,和幫助人們做好事的“容易”,在教學這段的時候,我只要抓住這些重點詞句,就能幫助孩子很好地理解這些內容了,也就達到了我的第一個目標。
當然下面的教學,我總不能再以同樣的方式進行吧,那就讓孩子自己來學習語言,對語言有個吸納內化的過程。這樣復述的形式就最好了。
關注文本言語,還要關注言語的形式,它們的最后歸宿點都在于運用。對于言語形式的關注僅僅停留在“感悟”上是不夠的,要站在寫作的角度上指導學生閱讀,在讀中學習精妙的語言,學習表達運用。最后,我安排了一個寫話的過程, 雖然對二年級的孩子來說有點難度,但是基于我們班級的孩子平時有寫話的練習,所以我覺得寫清楚一件事情對于他們來說應該是可以達到的目標。這是能力的提升方式??!
教學中以知識和能力為主線、為重點,并同時將其他兩個方面整合、融入進去。在這樣的解讀中,我覺得自己的目標是很集中的。
二、圍繞語言,展開目標
有了這些語言練習的點,那么展開目標的教學就顯得很重要了。我先要思考我對于本文的核心教學內容是什么。我覺得這課的核心教學內容就是能表達清楚一件事,表達的時候要有一定的條理性。這個表達可以是來自對文本的復述,當然也可以是對語言的再創新運用。
這樣的課堂一定要體現言語智慧的能力訓練,圍繞這一內容,我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1、初讀課文,嘗試說說風娃娃做了什么事情。2、在品詞析句中了解風娃娃做好事的容易。3、能有條理地復述好一件事情,習得一件事情的表達方法。4、在寫話中內化語言,把風娃娃做的一件事情寫清楚。
這四點目標都是圍繞語言展開的,第一條就是把長文讀短了,這樣的練習有助于培養孩子的概括語言能力。第二條目標是在重點詞語中體會內容,這樣的練習有助于培養孩子的語言敏感性。第三條目標是復述一件事,可以培養孩子的復述語言的能力。第四條目標是有條理地寫一件事,可以培養孩子的書面表達語言的能力。這目標是有連續性、完整性和層次性的,都圍繞著言語智慧展開。
制定學習目標后,當然還要設計學生學的環節,展開學的過程。
三、聚焦語言,調整目標
目標制訂后不是就能全部達成的,還得有個調整目標的過程,可以根據學情進行增減。我剛開始的時候,是想讓孩子寫一句話的,就是寫清楚:“什么時候,風娃娃來到哪里做了什么事情?”就可以了,后來我發現這個目標對于我們班級的大部分孩子來說顯得太簡單了,他們完全有能力展開自己的想象,完全有能力把風娃娃做的一件事情寫清楚,寫具體的。這不,以上的例子就很好地證明了我后來根據學情調整目標是正確的選擇。
當然目標的制訂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還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軟設計。什么是軟設計呢?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彈性目標。當然我這節課對語言的聚焦是相當集中的,所以彈性目標并不是很多,但是復述的時候,可以加上一些自己的想法,我覺得這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的。如果聚焦了語言,心中裝著言語智慧,那么無論目標怎么調整,都會達到教學價值的最大化的。
【深度思考】
目標的制訂,從更深一層的要求看,我覺得還應該有一下幾點需要我們把握的。
一、充分認識課程性質,著眼言語智慧
對于孩子的學習,我們作為老師的心里要有一個這樣的理念:“要以語言訓練為中心?!币詫W習語言為主,讓孩子在閱讀中感受語言,熟悉語言,理解語言,借鑒語言。這是我們教學的核心任務。
課程標準指出:“我們學習語文的最終目的是就是要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弊鳛榈投蔚拈喿x教學,更要關注語言文字的運用訓練。這里有這樣幾個語言點值得我們去關注的。
1、關鍵詞句的品味
每篇作為定篇的文本,我們都有幾個關鍵的詞句,值得我們好好品讀,感受的,這些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內容,感受情感,學習語言的規律。
比如:《找春天》一文,可以通過表演辨析“探出頭”與“鉆出頭”、“冒出頭”的區別,體會到文中“探出頭”中“探”字的韻味兒,進而感悟到前文把“春天”比作“害羞的小姑娘”的比喻之妙。還可以讓孩子們與朱自清《春》的句子“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地、綠綠的?!边M行比較,更加讓學生明白了語言的精妙,感受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語言表達風格。
2、句段畫面的想象
根據句段,讓孩子展開豐富的想象,把語言文字還原成畫面,這也是一種能力的訓練。
比如:《秋天的圖畫》一文中,我們就可以設計這樣的教學目標:根據語言文字想象畫面?!袄鏄鋻炱鸾瘘S的燈籠,蘋果露出紅紅的臉頰,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舉起燃燒的火把?!边@句話我們就可以讓孩子展開豐富的想象,讀著這樣的句子,你的眼前仿佛出現了怎么樣的畫面?
3、閱讀感受的朗讀
把自己的感受通過朗讀讀出來,這點我覺得不僅是我們的目標,更是我們經常做的事情。比如:《難忘的一天》中的句子:“天,仿佛格外的藍;陽光,仿佛更加燦爛?!蔽覀兙涂梢宰尯⒆油ㄟ^朗讀把這種難忘、興奮的感受讀出來。
4、典型句式的實踐
比如《秋天的雨》一文中的句子:“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啊,扇走了夏天的炎熱。它把紅色給了楓樹,紅紅的楓葉像一枚枚郵票,飄哇飄哇,郵來了秋天的涼爽?!蔽覀兙涂梢栽O計這樣的仿寫“秋天的雨把( )給了( ) , 像( ) ,( ) 哪 ( )哪,( )?!边@些語言點的訓練都是基于學生的學段目標,基本符合課程性質而定的。
二、充分關注方法策略,著眼學習能力。
在關注言語智慧的同時,我們還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能力的發展。對于閱讀,我們要關注的能力有很多,比如:理解能力,批注能力,注釋能力,提問能力,朗讀能力,復述能力,寫作能力等等。這些能力的發展是有一定的梯度的,而對于低段的孩子來說,我們選擇其中的一些能力就可以了。
1、理解能力
低段的理解能力培養,我們可以運用聯系上下文理解,圖像化理解,聯系生活理解,等方法策略來達到目標。
2、朗讀能力
在指導朗讀的時候,我們不僅要關注到孩子對于文本的理解,還要關注到孩子的體態、朗讀的節奏等。
3、復述能力
這種能力的培養要做到不要急、循序漸進 。低段孩子剛剛起步,我們就應該一步一步引導著孩子掌握其中的方法。
4、寫話能力
寫話能力的培養也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也要逐步培養。我們可以先從簡單的仿寫、看圖想象、想象寫話開始。
三、充分考量目標層次,著眼思維發展。
干國祥曾經說過:從內容的選擇,目標的設置上建設具有一定“智力挑戰”的閱讀課堂。目標制定中要有一定的思維關注:比如疑問、變通、批判等思維能力的發展。分析和綜合、抽象和概括、歸納和演繹、比較與類比這些思維方式的訓練。敏捷性、靈活性、深刻性、獨創性、批判性等思維品質的發展。
那么針對這些,我們設計目標的時候可以充分考量到目標的層次性,低段的孩子可以從低層次的開始關注。
言語智慧型的教學目標從制定要有效落實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在其中要關注很多的東西,只要有了這個意識,我相信孩子的能力和語言都會得到相應的發展。